最新消息

金居開發總經理李思賢 工匠精神打造世界品牌

  • 臉書
  • twitter
  • 分享到噗浪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Email

金居總經理扮開創團隊無限可能的推動者 獲安永優化再造企業家獎
【陳碧雲/撰稿】
「我將自己定位為激發、探索同仁潛能,開創團隊無限可能的推動者。」金居開發總經理李思賢雖笑稱自己是「打工仔的命」,但他將公司當作自身事業經營,充滿創業家精神,帶領金居從連續5年虧損轉虧為盈,近期更打入歐美大客戶供應鏈,成就斐然。

談及接掌金居的初衷,「我對於將一間公司從不賺錢變成賺錢特別有興趣。」李思賢認為,這是測試自身能力的機會,也是檢視自己經營管理方法論、價值觀與觀念是否正確的一道試金石,「這也要特別感謝董事長宋恭源的充分授權與信任,提供一個讓我發揮的平台。」當年的金居,是一家連年虧損、且股價從30元跌至7.33元的公司,且技術受制於美國,產品缺乏競爭力,看不到發展前景,「當時很多人都對我的決定感到疑惑」。

但事實證明,在李思賢領軍下,金居自2016年起轉虧為盈,且跟上電動車起飛、鋰電池需求爆發的年代,公司營運漸入佳境,2017年更創下每股稅後盈餘5.02元的歷史新高,至今連年獲利,李思賢也因此獲得2020年度安永企業家獎的「優化再造企業家獎」。

專注創新

兩年轉骨成功

是什麼樣的魔法,讓李思賢能在短短不到兩年,將金居「轉骨」成功?答案就是專注創新的「工匠精神」。

李思賢說,當初金居的技術,是經由美國廠商授權取得的Turn-Key solution(整廠輸出方案),舉凡銅箔所有的生產要素,包含配方、機器規格、操作方法與製程參數等,都只能依照美方規定,不能變更,「所以當時是只知其然、不知其所以然」。

然而,科技產業發展日新月異,「不進則退」,當其他競爭對手持續優化產品,金居卻「數十年如一日」,維持一樣的生產方式,未做技術深耕,競爭力當然就持續下滑,這也是金居自2011年起連年虧損的主因。

因此,2014年李思賢進入金居時,首要之務就是進行製程改造與產品優化。由於金居當年取得美國授權的整廠輸出設備,只考慮到「量產」,若要進行產品優化,勢必得將原本的設備產線重新改造。

不過,蓋廠的時候新設產線的建置成本雖低,但事後調整的成本非常高,且耗費時間也長,「若要將隔離的產線做少量評估測試,到後續的產能轉換,短則3個月,長則1年,很多人都跟我說,這是不可能的任務。」結果,李思賢僅花短短1個半月就完成目標,「別人說不可能,我就更想做給他們看」。

他憶及,為了完成產線改造,他成立專案組親自督軍,包含材料表、管線配置、管徑大小與流量計、桶槽材質,供應商交期等,幾乎事必躬親。產線再造後,金居一廠的產能稼動率,由原本僅30%左右,直接提升至滿載,毛利因此大幅提高,公司營運也立即好轉。

2017年,適逢電動車技術逐漸成熟,鋰電池需求量大增,也是金居營運快速起飛的一年。李思賢說,銅箔是鋰電池的原料之一,當年銅箔市場供需嚴重失衡,已經到了「大缺貨」的程度;而由於金居已在前一年完成產線改造與產品優化,能提供質精、量足的銅箔製品,滿足客戶要求,因此當年營收大爆發,年度獲利也創歷史新高水準。

不僅如此,著眼第五代行動通訊(5G)的未來趨勢,李思賢「超前部署」,2017年即組建研發工程團隊,進行產、官、學合作,通過經濟部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,簽訂「5G產業高值化材料高頻用超低粗糙鍍銅箔開發」契約,成功開發出可應用於5G高頻高速的產品,成為5G銅箔整體方案的提供商。隨著5G應用逐漸增加,金居也進入收成期,今年營運可望再躍進。

賦權管理

帶動良性循環

在李思賢「精實」的帶領下,金居營運雖漸入佳境,但為了成為世界級的銅箔供應商,依舊不斷追求創新,提高競爭優勢,公司員工持續精進自身職能,工作壓力也與日俱增。然而,金居員工流動率卻相當低,300名員工中,有四成以上年資逾15年,顯見在龐大工作壓力下,員工依然對公司有極高向心力,關鍵就在於李思賢的「賦權」管理。

「我56歲才到金居,那時金居已是一家成立16年的公司,每個人對公司的了解都比我多,因此我將團隊定位成學習性的組織,跟著同仁成長、分享,成為一種夥伴關係。」李思賢說,雖然經理人負責企業的營運決策,但員工是企業的主體,所以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、被重視,是管理上非常重要的一環,也是企業文化的表徵。

為此,李思賢從三方面推動員工賦權,首先是「完全信任」,由工廠第一線員工解決現場問題,讓員工知道,「我的工作由我保證」;其次是扁平化組織,經由開放性的思維與對話,讓員工可以直接表達對工作上的想法與建議,也使員工有參與感:最後則是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員工職能,使員工技能多元化,並激發員工創造力。

「我要讓員工知道,金居的願景,就是成為最佳化應用的銅箔製造與服務業者。」李思賢說,當員工與公司的目標一致、且榮辱與共,就能激發自身潛能,致力完成任務,進一步幫助公司成長,「這點對全年無休、24小時不間斷生產的企業至關重要」。

李思賢「賦權」的管理方式,也直接反映在經營績效上。例如工廠內生箔的報廢比例,由原本的7%降至1%以下,有助節省成本;新產品的開發時程,也由過去的24個月,縮短至9個月,不僅更快速因應市場需求,也提高產品競爭力;且毛利提升與成本下降,都直接反映在員工的待遇上,其中第一線員工的薪資,5年來更成長了35%,所以員工更樂於付出,形成良性循環。

實踐CSR

發展兼顧環保

然而,銅箔製造是高污染產業,在環保意識高漲的現在,如何降低企業營運對環境的衝擊,是金居必須面對的課題。「我們除了恪遵政府環保法規外,更致力於污染減廢、節能減碳。」李思賢說,金居斥資近1億元,在廠房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設備,一年可發電260萬度,「光是售電淨利,一年也為公司賺進約700萬元。」另也致力減少活性碳使用,含碳污泥大幅減少,追求發展不忘環境永續,具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。

談及獲頒「安永企業家獎」的心得,李思賢說,能與眾多優秀企業家比肩,令他深感榮幸,而這次參與評選的過程,也帶給他相當多的反思,「評審非常在乎創業家精神,以及如何創造公司價值,不單只是財務績效而已。」展望未來,他將專注「小而美的立基市場」,聚焦「價值差異化」,鎖定一線客戶,發展客製化產品,期許成為銅箔技術與製造的世界領導者。

(聯合新聞網授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