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【研華董座劉克振專訪1】研華攻物聯網 拚當領導廠

  • 臉書
  • twitter
  • 分享到噗浪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Email

董座劉克振專訪 軟硬整合 規劃15個新事業群 打造解決方案 發展AIoT 尋找上下游共創夥伴 完備生態鏈

【記者吳凱中╱台北報導】
全球工業電腦(IPC)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指出,台灣IPC廠擅長做硬體,但在未來最具成長性的軟體領域發揮卻是等於零,為了切進軟體、行業集成服務市場,研華已為此規劃15個新事業群,目標2025年成為全球產業物聯網平台前十大領導企業。劉克振以在業界多年的經驗為台灣IPC產業提出建言。他呼籲,未來三至五年小型IPC廠如果不打破過往「雜貨店」的型態,轉為「專賣店模式」經營,發展將面臨困境、逐漸沒落。

研華從2003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電腦廠之後,保持領先地位至今,近年並全力發展AIoT(人工智慧物聯網)業務。劉克振認為,工業電腦硬體市場儘管很小,卻是AIoT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,為此,研華五、六年前推出工業物聯網平台(WISE-PaaS),希望透過軟體帶動硬體銷售,最終成為軟硬整合解決方案商。

面對下個十年,研華重新調整投資策略,擬定了全球區域組織重整計畫(GIRC),並規劃設立新型態事業部,加速向AIoT產業靠攏。劉克振也呼籲同業,加速往軟體方向邁進,才能搶占物聯網業成長商機。

劉克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,以下為訪談紀要:

問:怎麼看台灣IPC產業未來三至五年發展?未來小型公司是否會有更加邊緣化的可能?

答:研華目前主要事業都是工業電腦,新領域軟體、軟硬整合解決方案還很小,但這塊業務其他台灣同業都還沒有做。如果從台廠營收來看,研華、樺漢都算大型工業電腦廠,其餘都是年營收百億元以下,員工數 500到1,000左右的小廠。

未來小型工業電腦廠,必須發展成專業性很強的公司,例如融程電只做強固型平板,神基只攻強固型電腦,我看好這些IPC廠商未來性,因為強固型電腦市場雖然狹窄、但有其獨門之處,或像飛捷、振樺電專注POS機市場,以及一些廠商專攻網路安全領域。

對小廠建言 應轉型專賣店

這就好像小時候我們有看到很多地方有雜貨店,但是現在已經是超商的天下,因此,小而美的工業電腦廠未來發展性仍佳,但若沒有專精項目的廠商將會逐漸沒落,未來發展將面臨困境。

問:華碩、宏碁、聯想等消費性PC品牌近年加大力度跨入IPC市場,怎麼看這種跨界競爭?

答:早在30年前,我就很常聽大家說宏碁、仁寶、大眾電腦要進入工業電腦產業,到現在大家還是這麼說。而工業電腦與消費型個人電腦其實零組件大致相似,差異只是兩者鎖定市場不同。

研華與消費性PC廠不同的是,我們把工業電腦當成唯一本業,但是消費性品牌廠當成副業觀念經營,如果他們定位IPC是副業,那經營模式就會跟研華不一樣。

其實消費性品牌副業做IPC是可存活的,但要看你將副業定義成什麼產業,就我所知,華碩、聯想切入該領域是瞄準物聯網(IoT)市場,這是正確選擇,因為產業具未來成長性。

問:怎麼看新冠疫情及零組件缺料對IPC產業的影響?

答:疫情遲早會過去,也許是今年底、或許是明年,不會變成一個常態性的狀態。受這次疫情影響,不少廠商生產停擺,造成產業近兩年的零組件缺貨潮,但這現象不會持續太久,我預估到2022年上半年就沒有缺貨問題了,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缺貨,相關廠商為了賺大錢拚命生產、擴產。

結盟雲通路 發展訂閱模式

問:研華為打造AIoT生態鏈,與國外創投合作AIoT基金,接下來投資策略為何?

答:研華今年初與與Momenta Ventures合作,共同推出AIoT生態系基金,投資具有潛力的相關歐美新創企業,基金由研華出資100%,創投業者去挑選標的,這其實是研華投資策略的改變。

研華現在的戰略是打造物聯網生態系,因此改變投資策略,積極找尋上下游廠商投資機會,目的是謀求「共創」夥伴,進而逐步完善AIoT生態鏈。

此外,研華今年投資自由系統公司,是因其為公有雲代理商身分,研華想要發展WISE-PaaS的訂閱模式,自由系統這種通路商就很適合幫研華推廣。

(聯合新聞網授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