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鉅田把甘蔗渣變減碳餐具 農業廢料寫黃金傳奇

  • 臉書
  • twitter
  • 分享到噗浪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Email

【記者李泠秭╱台北報導】

「堅持不為了做環保產品,反而消耗更多能源。」鉅田潔淨技術公司創辦人黃千鐘在2018年以「100%植」為價值主張,創造多樣化的循環經濟產品,2022年更因應全球市場定位推出「renouvo」(重獲新生)新品牌,帶領鉅田潔淨團隊成為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專家。

2018年時,因為一則「吸管插入海龜鼻孔」的新聞,引發世人對海洋垃圾危害的關注,全球掀起禁用塑膠製品的環保新浪潮,因為這個事件,讓黃千鐘投入生質材料商業化。

黃千鐘從草創時期的一人公司,不斷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,至今團隊已有十幾位同仁,儘管疫情讓全球民生市場消費力大減,但鉅田潔淨憑藉優良的產品力,現今整體營業額95%出口至海外市場,並已成功拓展至25個國家,銷售額更成功邁入億元大關。

在全球線性經濟快速發展下,產業與生態平衡成為國際顯學,台灣為海島型國家,生產資源需仰賴大量進口,廢棄物去化議題更具挑戰性。黃千鐘看準國內產業在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的實現較其他國家更急迫,求學階段致力專研永續再生材料專業,思考如何將島內生產的多樣農業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;黃千鐘在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所期間專研生質材料應用,畢業後便投身產業,推出能取代慣用塑膠的低碳生質材料。

黃千鐘秉持低碳、潔淨技術、協助企業減碳的精神,朝2050淨零目標邁進,日前鉅田成為台灣首家取得碳足跡標章的植物纖維餐具廠商、進軍國際市場。

植物纖維產品 不會汙染環境

黃千鐘舉例,鉅田開發由甘蔗纖維製成的三明治袋,取代塑膠製品,產品特性為不含塑膠、PFAS、SVHC和 PLA,使用後可將它們丟棄在花園或堆肥箱中,與傳統產品相比,甘蔗纖維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具有較低的碳足跡,因其不吸水的特性符合法國市場需求,預計明年取得當地家庭堆肥認證後,將在法國當地製造成袋類產品,減少碳排放。

鉅田創立以來並非一帆風順,黃千鐘回憶公司早創初期,因為缺乏資金、人力及設備,透過工研院協助進駐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並進行育成,提供前期場地使用優惠及開發設備資源,使草創初期的產品開發構想順利孵化,更在接受多方知識的引導下,以共享經濟精神串聯現有塑膠製造業,運用既有設備投入改用農業廢棄物為原料進行產品生產。

起初一度找不到工廠願意嘗試,黃千鐘運用自身專業、積極拜訪多家工廠負責人,才終於說服幾家正在轉型或二代接班,以共同打造未來新經濟產品為概念,吸引傳統工廠投入試產與轉型,加上當時公司研發的「利用甘蔗渣再製的可生物分解吸管」獲得法國雷平發明獎金獎(CONCOURS LEPINE INTERNATIONAL PARIS – GOLD MEDAL),吸引海外媒體大篇幅報導,公司因此接到不少國際訂單,一舉爆量成功進軍海外。

2022年,鉅田因應國際市場趨勢,從單純的銷售拉升到確立市場定位,展開品牌再造(Rebranding) 以法文「重獲新生」之意 「renouvo」呼應農業廢棄物再生的循環經濟理念,發表全新品牌形象、重新定位品牌價值。

黃千鐘指出,今年新增ESG減碳顧問服務,自企業訪視診斷、評估可行方案、客製化商品協作至終端的執行效益量化,協助國內具ESG減碳、減塑、零廢棄內循環需求的企業,提供一條龍服務。

新增顧問服務 協助企業轉型

鉅田舉例,向來注重永續議題以精釀啤酒聞名的「金色三麥」,經過訪視討論後,鉅田回收企業釀製完的麥粕渣,再製成環保餐具組回到企業實體店面做循環使用,以降低採購塑膠製品的成本,通過ESG合作服務方案,建立出企業間雙贏的共好機制。

鉅田目前以台灣作為再生材料研發與製造基地,農業廢棄物再生製成產品後,90%外銷,其中歐洲為最大市場,規劃2023年於歐洲及東南亞設置生產工廠,2024年將進軍美國啟動當地生產計畫,分兩階段實行,以利用在地農業廢棄物做為原料供應當地市場為目標,降低配銷及運輸過程的碳排放成本,擴大影響範圍,擘劃國際事業經營版圖。

上下則訊息
上一則中信形象影片 感動首映
下一則循環經濟行銷MIT